攀枝花旅游产品在旅游景区的开发、旅游项目的推广和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方面都已起步,有的已初具规模。目前已形成城市风光、工业探密、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四大产品体系。
但绝大多数的旅游产品要素没有得到有效整合,产品开发相对滞后,开发深度不够并过于传统,开发成型项目较少,旅游景区体量小而且分布零散,尚处在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过渡的初级阶段。
单一产品形式是目前的普遍现象,主题性旅游产品组合较少,缺乏有特色高品位的度假产品,缺乏对应主题的综合类核心项目支撑,市场影响力较弱,尤其是中远程游客的吸引力很弱,旅游产品结构不够合理。
可用于对外营销推广的旅游特色产品极少,缺乏有力的卖点支撑;特别是休闲、度假接待设施严重不足,冬季避寒旅游在市场自发的情况下已经趋于接待饱和,服务设施短缺、质量和档次偏低将成为制约冬季旅游大规模发展的瓶颈。
序号
景区名称
景区等级
开发现状
存在问题
1
二滩国家森林公园
4A级
已开发大坝工业旅游、欧方营地酒店、渔门岛假日酒店三大项目。
大面积森林和水面资源基本没有形成产品。
二滩品牌知名度高,但开发较为传统, 产品较为浅层、老化,对市场吸引力不大。
已开发项目分布较散,没有形成二滩整体旅游开发局面。
存在行政机制协调问题。
2
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
力争2012年创建为4A级
以开发五星级阳光温泉假日酒店(一期)、国家棒垒球训练基地、农家乐等项目
温泉产品偏传统,缺乏特色游憩方式设计。
度假酒店面对周边市场,定位偏高,客房少,经营较为困难。
农家乐规模偏小,档次偏低。
3
格萨拉生态旅游区
4A级
以修建基本接待服务设施和游步道。
因电视剧拍摄正在修改太古城外景。
节庆产品发展较好,形成一定规模和知名度。
初具观光旅游接待能力,产品浅层次开发,特色不突破,卖点有待挖掘。
因可进入性问题,基本为周边市场,游客量较少。
4
米易龙潭溶洞景区
3A级,力争2010年创建为4A级
以开发龙潭溶洞旅游,其他如望月楼、省五七干校旧址等资源基本没有开发。
仅洞内观光旅游进行了开发,没有形成洞外休闲相配套的结构。
溶洞旅游产品偏传统,对中远距离市场缺乏吸引力,是针对周边旅游市场的有益补充。
5
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
待开发,力争创建为3A级
目前仅仅开发形成了乌拉山庄项目,其他产品均没有开发。
因跨区域存在开发管理主体不清的原因,开发进度缓慢,整体而言可说基本没有开发。
6
阿署达景区(含玉佛寺)
2008年启动,力争2012年创建为4A级
玉佛寺还属于前期建设阶段,阿署达已经形成农家乐旅游项目。
基本属于本地市民农家乐消费范畴,有一定的会议基础。
7
大田乡、中坝乡、海塔村、普威镇、芭蕉箐、混萨拉
一、二代农家乐
以水果基本为依托的农家乐产品,以开发石榴节、芒果节等节庆活动。
目前还属于规划或自发的开发阶段,规模较小,档次较低,产品基本上还没有正式成型。
定位为低端农家乐产品,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。
8
金沙滩长江漂流基地及周边
3A级
已经形成全国著名“万里长江第一漂”品牌,具备一定的酒店、会议、运动等接待设施。
因场地有限,规模较小。
因水库规划建设,核心依托的长漂项目可能消失,需要进行产品转型。
9
亲水乐园(暂名)
争2012年创建为4A级
规划中项目,暂未开发
10
国家皮划艇竞训基地
奥运选手选拔训练基地
已经成为国家级皮划艇竞训基地
专业性体育训练基地,非比赛型场所,非大众型旅游产品。
11
钢铁是怎样炼成的
爱国主义教育基地
已经形成工业旅游产品线路
仅为简单的参观旅游,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产品设计。
攀钢的积极性不高,机制需要协调。
12
迤沙拉民族文化旅游区
待开发4A级
白娜姑度假村已开发,迤沙拉已初步形成农家乐接待,苴却石矿产地属于自发阶段,营盘山基本未开发。
白娜姑度假村项目产品已经老化,需要二次开发提升。
迤沙拉基本还属于保护状态,未正式开发。
产品成型较少,不是规划中、保护中,就是老化中。
13
岩神山文化生态旅游区
力争2010年创建为3A级
以修建岩神山酒店、莲花村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农家乐产品。
现有基础较好,有提升潜力,需要在整体上做好规划,并凸显特色,档次上要升级,服务上要规范,产品上要丰富。
14
鑫岛游乐城
2A级
以基本开发成型
属于市民游乐消费产品,可进一步提升。
15
水上运动公园(含西佛寺)
待开发3A级
暂未开发
16
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
待开发3A级
已经修建大门、停车场和游步道等基础设施
基本未形成旅游产品
17
择木龙杜鹃花海
待开发
已经取得上海吉尼斯中国之最,未开发
版权所有 北京望天树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备案号: 京ICP备18030669号-1
客服热线:010-80440988 电子邮箱:office@iskytree.com